精選文章

後悔與遺憾,是理解那個努力過的自己

有時候回頭看人生的某些路口,我們會問自己”如果當初做了不一樣的決定,現在會不會比較好?”

也許是沒有說出口的一句話、一段沒能繼續的關係、一個沒有選擇的方向,那些被留在過去的可能性,常常會在我們心裡翻攪出一種情緒,它像是後悔又像是遺憾。這兩個詞語,看似相近卻代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心境。

☘️後悔,是對自己的懲罰

後悔,是當我們把錯誤攬在自己身上,一次又一次的在腦海中重播那個場景,懊惱當初為什麼不早一點想清楚、為什麼沒多一點勇氣、為什麼沒能看得更遠…

這種情緒,很容易讓人困在”要是我當初怎樣怎樣就好了”的循環中,好像只要能回到那一刻一切都會不同。

可惜的是,我們總是在事後才變得清楚,但卻用這個現在的清楚去責怪那個當時還未看見的自己。這份責怪,也讓我們難以向前。因為在懲罰自己之中,我們其實是在延遲面對現實,延遲對自己說:「我已經做得夠好了。」

☘️遺憾,是對人生的溫柔理解

而遺憾,則像是一種與人生的和解。

它不是沒有傷口,也不是全然沒有痛,而是在承認自己盡力過後仍然接受有些事情,就是無法如願。

它是一種成熟,也是一種放下。

我們懂了,那時候的我們已經做出了最好的選擇,即使現在看起來不完美,那也是因為我們多走了一段路、多經歷了一些事,眼光才變得更深。

我們學著對當時的自己說:「謝謝你,那時候能那樣撐著。你已經做得很好了。」

☘️從後悔到遺憾,是一條放過自己的路

很多人會把放下誤會成忘記,但放下其實是我記得,但不再責備。

後悔讓我們困住,是因為我們不願意相信,當時的自己已經做了能做的選擇。我們渴望完美,希望自己早一點懂、多一點勇敢、少一點猶豫。但人生從來不是這樣運作的。我們都是邊走邊學,經歷後才理解。

有些東西不是我們不願做得更好,而是當時真的看不見、也來不及。

從後悔走向遺憾,是在承認這些現實的過程中,學會接住那個曾經不夠好的自己。那不是逃避責任,而是停止自責。當我們願意不再追問”為什麼當初沒那樣做”,而是開始問”我能怎麼帶著這段經歷往前走”那我們就真正開始療癒了。

如果你還在某段經歷裡糾結,也許可以試著對自己這麼說:

⭐我已經做了當時能做的最好決定。

⭐不是所有事都能由我掌控,這也是人生的一部分。

⭐那段不完美的選擇,也是我成長的證據。

這些話不是用來麻痺,而是幫助我們重新定義那段經歷的價值。

你不必否認曾有傷口,也不必勉強自己看開,而是學會對那段路,給出更深層的理解。

願你溫柔地放下,不是忘記而是理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