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25/09/16
最沒效率的教養心法,就是一直不斷「叮嚀」與「說教」:從金牌教練賴敏男的帶兵心法談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動
今天(8/25)臺灣的大件事莫過於東園國小一路過關斬將,以5戰全勝之姿奪得LLB威廉波特世界少棒錦標賽總冠軍,可喜可賀!
身為資深CT aka. Team Taiwan迷,雖沒有半夜爬起來見證咱們的小朋友重返榮耀的過程;但仍在奪牌的幾個小時後,在地球的另一頭社群上爬文,細細品味這群在異國拚戰的小朋友和教練團的的不同賽後報導,共享這份得來不易的冠軍喜悅。
必須說,總教練賴敏男是其中幕後最大功臣,在基層深耕培育國球幼苗長達32年,十年磨一劍,三度扣關,終於 皇天不負苦心人!如願抱回睽違29年的世界冠軍獎座!如此勵志,鼓舞人心!!
其中,有一篇由金牌教賴敏男所撰寫之深度報導〈最沒效率的教學方式,就是一直不斷「叮嚀」:東園少棒教練賴敏男的教學心法〉——揭露他如何帶領團隊小朋友的帶兵心法,吸引了我的眼球。其實,金牌教練的帶兵心法,從心理學角度來說,其實背後有其學習原理依據:
#最沒效率的教學方式,就是一直不斷「叮嚀」
賴教練在文章中提到:"與其苦口婆心一直唸,不如讓孩子多看、多比賽、多體驗"。教練認為,有過緊張壓力的經驗,孩子下次就會發現自己可以從容地應付壓力,面對挑戰心態也會更健全成熟。這是與其不斷地耳提面命,不如強調『經驗』學習的重要性。
很久之前雖然有句話說:「失敗,為成功之母。」,倒不如說:「經驗,為成功之母。」鼓勵孩子多嘗試,即使失敗了,若父母能陪著孩子討論從這次失敗經驗學習到什麼,以成長心態(註1)面對失敗,自然能提昇孩子的抗壓性或挫折容忍力。
#與其強調輸贏,不如專注當下
賴教練帶兵心法二:與其強調輸贏,不如專注當下,其核心概念實質就是這幾年很熱門的#正念(Mindfulness, 註2)。
人在面對未來或不確定的壓力情境時,內在難免會產生焦慮情緒。而焦慮情緒,往往是影響臨場表現的關鍵因素。我們一般總會提醒自己說:「不要緊張!」但教練也在文章中,提到了知名的白熊心理學實驗:越教人不要想OO,就越會想OO。父母對孩子的叮嚀,常常也習慣這樣子說:不要@#$%。
賴教練不同其他教練強調「輸」或「贏」的說法,他會提點小選手們場上應該注意的具體事項,專注於比賽過程的作法,可供父母在孩子生活日常或重要考試時陪伴的參考——與其說:「加油!」或「不要緊張!」,倒不如提供「如果遇到不會寫的,就先跳過,先寫你會寫的。」、「如果太緊張,腦袋一片空白,記得多做幾個呼吸,等自己比較不緊張了,再開始動筆!」臨場具體建議,對孩子的幫助也來得比較有實際用處!如果給不出具體建議,給個擁抱或拍拍孩子的肩膀,也對穩定孩子情緒很有效用喲!
#與其提供外在獎勵或規定限制,不如引發孩子的內在動機
文章中,賴教練也提到,他常在練習開始前,尤其是假日練球會集合提醒學生說:「為什麼?」你為了什麼來參加棒球隊?又為了什麼犧牲假日來練習?他喜歡用引導式的方式刺激學生思考,讓小球員們發自內心喜歡練球,而不是教練規定,然後不得不來練習。這樣的引導思考的教學方式,其實是在引發學生的內在動機。
心理學上有一個有關學習動機的知名實驗:心理學家找來一批3 ~ 5 歲的幼兒,實驗前測量他們花在畫畫的時間,發現這群小朋友畫畫的時間差不多;將這群小朋友分成三組,一組告知完成畫作會有金錢獎勵,一組未在開始前並未告知有獎勵但畫完意外獲得獎勵,另一組則沒有獎勵;實驗後測驗他們花在畫畫的時間,實驗結果發現:告知獲得獎勵的小朋友事後畫畫的時間明顯少於其他兩組。這樣的現象,心理學稱為「過度辨證效應」——過度強調外在獎勵,容易減損內在學習動機。
在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,「過度辯證效應」的研究並非反對「獎勵」的給予,而是反對給與「不合理」的誘因,如:排名、分數、懲罰,往往會模糊學生原先吸收課程知識的意願:到底是為了學習本身探求知識的熱情?還是為了考上理想的學校??這或許是年紀越大,越看不到孩子的讀書熱情的原因,值得老師或家長在鼓勵孩子讀書時特別留意的地方!
因此,如果當孩子找不到學習的熱情時,身為父母與其曉以大義地對孩子灌輸這樣為了考上好學校,倒不如與孩子聊聊他未來的生涯方向?想成為什麼樣的人??又或者討論從不同科目中覺得好玩的地方與或收穫?又或者覺得無聊或困難的地方??陪伴孩子找到學習的原動力,激發孩子的內在動機,才是讓孩子即使考不好了也願意繼續學習的長久之計。
註1:成長型心態(Growth Mindset)是由心理學家卡羅爾·德韋克(Carol Dweck)提出的一個概念,其定義指的是相信能力和智力並非固定不變,而是可通過努力和學習不斷進步與成長的心態。抱持這樣的心態可人們面對挑戰時不輕易放棄,並且持續學習、改進自己。
註2:正念(Mindfulness)是一種將注意力有意識地、不帶評判地專注於當下的心理狀態與練習方式,源自於東方佛教禪修,但已發展成一套去宗教化、去儀式化的心智鍛鍊方法。
參考資料:
- 〈最沒效率的教學方式,就是一直不斷「叮嚀」:東園少棒教練賴敏男的教學心法〉,賴敏男。觀點同不同。
- 〈不可以用「獎品」鼓勵孩子探索興趣?心理學的過度辯證效應〉,Vicky Ho。泛科學PanSci。